北京聚贤聚金电梯装饰
近年来,全国连续发生的多起电梯安全事故表明,维护保养对电梯安全至关重要。作为成都市中心城区的质监部门,青羊区质监局将加强电梯维保行业监管作为确保辖区电梯安全运行的“主阵地”和“突破口”。特别是今年以来,该局按照成都市质监局开展全市电梯维保行业专项整治的工作要求和行动部署,积极探索标准化执法流程,不断创新科学化管理手段,不仅实现了对辖区电梯维保企业的全覆盖、无缝隙监管,也推动了电梯维保行业逐步走上以质量和服务为核心的产业升级道路。
摸清家底才能“对症下药”。专项整治行动开展以来,青羊区质监局通过核对登记备案、搜集物业数据、建立网络平台等多种渠道开展电梯维保行业动态普查,全面掌握辖区电梯运行质量和维保状况,建立健全了分类监管、突出重点的电梯“数据库”。据统计,截至今年5月,青羊区共有各类电梯8200余台,电梯数量占成都市的10%;在青羊区注册的电梯维保企业共有20家,在外地注册但在青羊区开展维保业务的电梯企业有60余家。该局在日常检查中发现,部分维保企业在维保过程中不能严格执行电梯安全技术规范要求,存在维保质量不高、超范围维保、选择性维保等问题;个别维保企业还和使用单位形成利益同盟,行业恶性竞争日益加剧。
面对数量庞大而又良莠不齐的电梯维保行业,青羊区质监局在专项整治行动中不仅坚持做好“规定动作”,还勇于创造“自选动作”,多项创新监管手段走在全市前列。
队伍建设与平台建设“双轮驱动”
为了不断提升全局上下特别是一线监察人员开展特种设备监管的专业技能和执法水平,青羊区质监局不仅委托成都市质监局教育培训中心、市特检院等单位对全局干部职工进行特种设备安全培训,还重点针对一线监察人员开展了理论培训与现场实践相结合的“大练兵”,为专项整治行动打造了一支强有力的执法力量。同时,该局还利用报纸、电视、微博等多种平台广泛宣传电梯安全知识,通过进商场、进社区、进企业等多种形式,不断强化电梯使用单位和维保单位的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意识,在全区营造出“人人关注电梯安全、人人维护电梯安全”的良好氛围。
通过信息化手段解决电梯维保“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是青羊区质监局的一次有益尝试。该局利用腾讯QQ即时通信软件功能,在全市率先建立“青羊区电梯维保行业企业QQ管理群”信息化工作平台,不仅实现了《成都市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系统》内网电梯安全预警数据以及特种设备相关法律法规、工作表格、信息资料等的跨平台共享与下载,也实现了相关材料的网上报送和下达,既拓宽了监管覆盖面,又提高了监管有效性。
同时,该局还与区房管局、教育局、卫生局、各街道办事处、市稽查局、市特检院等建立“资源共享、齐抓共管、协调配合、整体联动”的电梯安全长效监管机制,通过快捷有效的信息沟通、坚强有力的技术支撑、高效有序的执法检查,实现了对电梯维保行业的风险防范和全程监控。
现场检查与企业自查“双管齐下”
加强现场检查是青羊区质监局在此次专项整治行动中的“重头戏”,而他们建立的标准化执法流程正是保障行动成效的最有力“武器”。该局不仅将市局规定的检查项目进行了全面细化和扩充,还通过系统梳理《特种设备安全法》、《成都市电梯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等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等规范性要素,创造性地形成了极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青羊区电梯维保单位整治作业指导书》。该指导书以标准化模式对电梯维保行业建章立制、规范管理,从重点检查内容、具体检查程序到最终处罚依据,共罗列了3大部分、12小节、40余项现场检查项目,几乎涵盖了电梯维保领域所有可能存在的问题和隐患。无论是针对在辖区注册的电梯维保企业的“拉网式”普查,还是针对群众反映强烈、多次投诉的电梯维保项目的“突击式”抽查,该局均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认真对照、逐一排查,为确保电梯安全运行筑起了一道坚实的“防火墙”。
与此同时,该局还积极开展电梯维保企业自查工作,要求企业围绕维保质量管理制度建立情况、维保人员持证上岗情况、应急救援、故障处置、隐患整治工作情况等开展为期20天的自查自纠,同时形成书面自查报告报送质监局。此举不仅进一步强化了电梯维保企业的自律意识和责任意识,也为全面提升电梯维保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
截至目前,青羊区质监局已经在此次专项整治行动中封存了两台维保质量不过关的“问题电梯”,并按照电梯安全责任连带制度对两家电梯使用单位进行了处罚。该局还正在建立电梯维保企业检查通报制度,对不按规定维保、降低标准维保、偷工减料维保、走形式维保的企业,坚持发现一次通报一次,对存在严重违法行为的依法上报省质监局吊销企业行政许可,积极推动建立维保企业市场退出机制,从源头阻断电梯维保隐患。 有限公司摘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