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聚贤聚金电梯装饰有限公司摘录
家住西宁城东开发区隆豪万利园小区的刘先生反映,所在小区的电梯经常出故障,“电梯上到一半,就突然往下掉,还把人困在里面,我们楼里的老人都不敢坐电梯,楼层高的干脆尽量不出门。7月22日,我们找到了质监局,工作人员过来后,查明电梯确实有问题,将电梯封闭暂停运营了。”刘先生有个疑问:电梯难道不用定期检查吗?
“上个星期一天中午,我们小区突然停电了,电梯停在8楼,里面困住了一个人,物业的工作人员很快就到了8楼,把电梯门撬开,我一看里面是一个小伙子,电梯只有一半露在电梯门前,物业的人把那个小伙子拉了上来。”家住省城东区七一路的姜阿姨讲述着自己遇到的事,姜阿姨有个疑问:突然停电后,电梯难道没有备用电吗?
省城的贺先生在海湖新区紫薇丽都购买了一套新房,最近正忙着装修房子,本来紧张的施工进度,却因为电梯而搁置了下来。“我忙着铺瓷砖,可电梯坏了,一大堆的装修材料运不上去,物业说是楼上的业主弄坏了,物业和业主互相推诿,谁也不管。”贺先生说。装修材料运不上去,物业又不让自己暂放材料,贺先生有疑问:野蛮施工弄坏电梯没有惩罚措施吗?
三问电梯安全
对话人物:省特种设备检验所副所长彭新华
对话记者:李艳芳
一问:电梯多久“年检”一次?
彭新华:电梯投入使用后,质监部门特种设备检验机构每年进行一次定期检验,电梯中张贴有《电梯使用标志》,标有下次检验日期,使用单位应根据《特种设备安全法》的要求,在电梯到检日期前一个月报检,未经定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电梯,不得继续使用。使用单位应当委托有资质的电梯维修保养单位对电梯进行每个月不少于两次的维护保养;同时,使用单位应落实安全主体责任,加强对电梯的安全管理,业主应按照轿厢内张贴的乘客须知安全文明乘坐电梯,共同保障电梯的安全运行。
二问:高层电梯是否必须要有备用电源?
彭新华:电梯检验的相关安全技术规范中对供电备用电源无强制要求,是否配置供电备用电源其建设单位应按照《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的规定来施行。该规范要求乘客电梯的供电按负荷分类应由或可由双回路供电,采用单电源供电的客梯,应具有自动平层功能,所以并不是所有高层电梯都有备用电源。高层电梯设有备用电源、发电机组,如遇突发情况,可切换到备用电源,短时间内电梯可以恢复使用。
三问:电梯为何频频出问题?
彭新华:一些小区内电梯频频出现问题,和业主的安全文明乘坐、电梯维修保养单位的及时维护保养、物业部门的有效管理等方面有着直接的关系。除了老电梯外,绝大多数电梯都是一种高度自动化的机电设备,由于住宅小区的电梯均为乘客电梯,在一些小区业主集中装修期间,存在部分业主野蛮装修,电梯运送水泥、沙子等建筑材料,强行将电梯门挡住运送物品,装运物品不均匀、装运超长物品等忽视安全的不文明乘坐现象,这些行为都是禁止的。
这些行为在一些业主眼中看似平常,但其中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运输超长物品造成轿厢顶部损坏,散装运输水泥、沙子等建筑材料时,水泥、沙子会掉在电梯门滑道的缝隙内,造成电梯门不自闭,建筑材料扬尘也会影响到电梯门光幕的正常运行,甚至电梯无法正常获取相关信号,这些现象会造成溜梯、不平层、门不自闭等电梯故障,长时间人为阻挡电梯门关闭,可能会造成电梯控制系统死机,电梯出现故障保护而停止运行,影响了电梯的正常使用。
物业管理部门可采取区别化管理模式将电梯区分为客梯、装修专用电梯,在装修专用电梯轿厢内包附木质板材保护电梯,在电梯内张贴乘坐须知和装修须知,提醒业主安全文明乘坐电梯,或者加强电梯管理,派专人值守,指导业主正确装运物品。
电梯维修保养单位应对电梯的安全运行提出建议或意见,认真开展维护保养和定期自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指导物业管理部门正确管理好电梯,保障电梯的安全运行。另外,业主的财产意识淡薄,电梯不仅是公共财产,也是每位业主的私有财产之一,造成电梯运行异常或急停,损坏电梯厅门、轿门系统,业主会额外支付相关的维修保养费用。因此,装修或是乘坐电梯时,一定要按照电梯内的乘坐须知文明乘坐。通过业主的精心呵护、物业管理部门的高效管理、电梯维修保养单位的及时维护保养、质监部门的安全监管、检验机构的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多方共同努力保障我省电梯的安全运行。
★★相关新闻
电梯出问题,如何应对?
2012年8月1日起实施的2011版《住宅设计规范》中要求,12层以上的高层建筑每栋楼设置电梯不少于两部,其中配置一部可容纳担架的电梯。目前我省除了医院内的医用梯及一些特殊场所具备这一条件外,居民楼的电梯内基本容纳不下担架。“由于我省的已入住的高层建筑在设计时依据的旧版《住宅设计规范》中没有相关要求,留给电梯井道的位置只能容纳乘客电梯,所以已入住高层建筑内基本没有可容纳担架的电梯。2011版《住宅设计规范》对配置可容纳担架的电梯作出了规定,今后省特检所在检验过程中应该会见到。”彭新华说。
如果遇到电梯出现溜梯、坠梯或急停等问题,要如何应对呢?彭新华介绍,居民乘坐电梯时,要严格按照乘梯须知安全文明乘坐电梯,遇到突发状况要冷静,按压、按响电梯内的呼救按钮与物业联系,拨打公示的求救电话,或是大声呼叫求救。同时,身体采取半蹲姿势紧靠轿厢壁,或双手紧握在扶手上,在轿厢内切不可采取强行扒门、蹬踹轿门等措施自救,以免造成二次伤害,一定要在专业救援人员的帮助下脱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