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聚贤聚金电梯装饰有限公司老旧电梯安全风险评估和防治摘录
1.安全风险识别 电梯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加强对于电梯安全使用的重视程度,加强使用中的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对于其中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及时的确定,同时制定出相应的风险报告,制定严格的风险防范措施,降低风险造成的损失。随着电梯使用数量的逐渐增加,电梯的使用安全也成了备受关注的问题之一,尤其是随着电梯使用安全事故的不断出现,要求在电梯的设计、安装和使用过程中提高风险意识,减少安全事故的产生。 2.安全风险评估 电梯属于大型的电机一体化使用设备,在我国,由于没有建立起统一和完善的安全风险评估准则和评估办法,因此就需要在日常的使用中进行及时的检测和维护,保证其使用安全性。进行安全风险评估要综合采用先进的设备和安全系统理论,对于使用中的电梯中出现的不安全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和及时的消除。由于电梯的使用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需要在安装的过程中进行现场安装和调试,不管是在设计中还是在安装和使用中都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在进行评估时就要严格按照使用中的安全要求将电梯的使用划分为不同的阶段进行评估,主要包括:设计阶段评估、制造阶段评估、安装调试阶段评估以及使用阶段评估、维护阶段评估等。在进行评估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国家规范和使用标准,对企业的生产水平和技术水平进行分析,在安装过程中按照安装规范进行评估,在使用中对电梯的曳引能力和制动能力、限速器的使用性能、电梯的控制系统的使用性能、能耗和使用中的运行性能进行有效评估,保证其危险因素的及时发现,寻找出导致事故产生的危险源。在不同的条件下要进行再次评估。 3.安全风险响应 安全风险响应主要是对可能产生的风险进行有效的预测的方式,常用的预测方式主要有:风险的规避、风险的转移和风险的投保等。制定完善的风险管理规划能够在风险产生时做出应急措施。其中包括:安全风险的管理目标、安全风险的管理范围、安全风险的管理方法、安全风险等级的划分、安全风险的跟踪。在电梯行业中,及时掌握国家制定的政策和整体的行业动态,采用最新的技术和标准,在实现节能和安全使用的前提下减少成本的投入,在设计阶段要进行充分的市场调查,设计出能够满足不通过使用要求的产品。严格要求维护人员的技术水平,提高其安全意识。 4.安全风险控制 针对不同等级的安全风险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控制,在进行程序控制的同时要充分结合技术管理,采用现有的技术措施进行安全系统的不断改善和有效控制,同时制定出应急预案,增强使用中的设施的安全性能,减少故障的产生对系统进行实施监控。针对电梯在使用中产生的磨损和零部件老化的情况进行及时的改善。在进行维修保养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国家规范,进行定期的检测和调整,确保电梯的正常、安全使用。
老旧电梯在使用和维护过程中在所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因此,就需要对这些风险进行及时的评估和防治。进行电梯使用安全风险评价时,管理单位可以根据得出的评价的结果采用相应的风险防治措施保证电梯的安全使用。监督管理机构能够根据评价结果对于电梯的正常使用和维护进行有效的监督,同时对于管理单位的定期检测管理起到一定的督促作用,延长电梯的使用期限,提高使用安全性。针对老旧电梯进行安全风险评估不仅能够进一步规范我国的电梯使用标准,加强技术规范,还能够进一步提高电梯使用的安全性,实现能源的节约和高效利用。 |